【聚焦全國兩會】【學習時報】專訪盧建軍委員:高校如何更好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
時間:2023-03-14 09:36:31 閱讀量:3491
記者:您作為教育界別政協委員,為參加兩會做了哪方面準備?
盧建軍:作為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我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等部署要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聽取意見建議,提出“一中心、一孵化、兩圍繞、一共享”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由企業作為需求、投入、管理、轉化四方面主體,聯合高校人才團隊和平臺,建立企業主導共同管理運行的研發中心,組建“科學家+工程師”聯合團隊;引入金融資本、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建立大企業承載的技術成果轉化孵化器;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孵化培育企業新的高質量增長點;探索“高校招、企業供、政府助、協同用、多方贏”共享機制,以此為高校更好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建言獻策。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您認為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如何認識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戰略?
盧建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相互交織、相互促進,必須按照經濟、產業、科技和人才發展的內在要求整體謀劃、一體推進、融合發展。
高校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要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充分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生力軍作用,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體路徑就是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一個導向”“兩個深度融合”實現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記者:如何理解“一個導向”“兩個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盧建軍:“一個導向”“兩個深度融合”,明確了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戰略意義,深化了對創新發展規律的認識,完善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體系布局,是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重要一招,也是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對企業而言,有助于打通創新鏈、融合產業鏈,強化基礎研究支撐,解決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基礎研發能力、人才和平臺等不足的問題,與高校聯合攻關解決“卡脖子”難題,有效應對外部遏制。對高校而言,有助于實現以企業需求為牽引的學科交叉融合、企業應用為牽引的基礎研究,提高有組織研發的效率和質量,也有助于落實“雙導師、多導師”育人,在實戰研發中培養創新人才,真正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
記者:您認為如何推動“兩個深度融合”更好實現?
盧建軍:第一,政府出臺政策支持鼓勵龍頭企業、領軍企業聯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構建以企業為創新決策主體、研發投入主體、科研管理主體和成果轉化主體的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型研發中心。組建“科學家+工程師”聯合團隊,開展有組織研發,解決企業“卡脖子”難題,將雙導師、多導師協同育人落到實處,提升企業技術原創能力。第二,強化基礎研究應用牽引,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以企業對基礎研究的現實需求為牽引,建立有組織的研發管理流程,加快“破四唯”“立新標”。第三,企業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對國際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校企深度融合的研發中心為載體,通過“高校招、企業供、政府助、協同用、多方贏”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實現人才共引共享共用。第四,加強國家級科研平臺組織管理,深化平臺與相關企業的深度融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需求和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具體任務導向,建立以任務為導向的聯合研發團隊。第五,完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評價體系,堅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推動“兩個深度融合”,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良性循環。
記者:您認為高校如何更好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盧建軍:落實好就業優先戰略,有利于高校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堅持基礎與前沿并重,推動“兩個深度融合”育人。一方面,培養“頂天立地”的高層次人才。立足“兩個大局”,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人才培養,通過與國家龍頭領軍企業的深度融合,在重大科研任務中培養人才。另一方面,促進就業市場的供需有效銜接。面向企業需求,在有組織的研發管理過程中培養創新人才,提升人才核心競爭力。同時,根據市場反饋,增強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職業轉換能力,推動專業動態調整與產業發展趨勢對接、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對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匹配度。此外,還有助于打通人才雙向流動渠道,實現企業人員進校園參與聯合攻關、學校科研人員在企業中深度參與科技研發,進一步釋放人才活力,提高人才就業質量。
文章發布于2023年3月13日?學習時報·兩會特刊
報道鏈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3/13/nw.D110000xxsb_20230313_1-A4.htm
來源:交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