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法》實施五周年研討會順利舉行
時間:2022-06-06 15:03:36 閱讀量:3538
為總結《網絡安全法》實施五周年來的成就,思考新形勢下網絡空間安全法治體系的構建與發展,6月1日上午,《網絡安全法》實施五周年研討會在蘇州舉行。研討會以“新時代網絡安全的法治使命與擔當”為主題,來自政府部門、公檢法機構、科研院所、高校、互聯網企業等15萬余人線下和線上共同參與、收看研討會。
本次會議由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專家委員會聯合蘇州市委網信辦、吉林省委網信辦、西交蘇州信息安全法學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數字絲路安全智庫、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安全保衛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網絡安全公安部重點實驗室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也是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專家委員會連續第五年為網安法實施周年舉辦活動。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助理金波主持開幕式,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專家委員會顧問委員顧堅、蘇州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李天德、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院長吳軍華分別進行會議致辭。
在相繼舉行的 “新時代網絡安全的法治使命與擔當”專題論壇和云端對話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助理兼美國研究所所長王鴻剛、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左曉棟、華為中國首席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官李加贊、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榮譽主任嚴明、全國人大法工委經濟法室原副巡視員宋燕妮、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首席專家李京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上官曉麗、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估中心研究員任衛紅等20多位專家圍繞世界政治變遷中的網絡安全問題、網安法實施五周年回顧與展望、如何進一步發揮網安法重要作用推動立法完善等議題建言獻策。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網安法實施五年來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和重要成果,在維護國家網絡安全、賦能高質量發展、護航人民生活方面作用日益凸顯,充分彰顯了新時代網絡安全法治的使命與擔當。專家建議,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背景下,一方面,有必要從更長遠、更戰略、更寬廣的角度思考網安法的未來走向,基于總體國家安全觀思考構建多場景的網絡安全法律體系;另一方面,應立足現有規定能否滿足當前我國網絡安全保障的現實需求,開展立法后評估,進一步澄清、調整、完善和新增部分制度設計。同時,也需持續推進相關細化規則的落實,做好網安法與《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網絡安全領域其他核心立法的協調,形成制度有效銜接、監管有效協調的合力。
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專家委員會在會上發布《國際沖突下的跨國公司網絡商業倫理倡議》中英文版,提出構建倫理規范體系、健全公司倫理機制、堅定履行商業承諾等九大倡議,呼吁跨國公司積極參與倫理倡議,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共建貢獻力量。數字絲路安全智庫和西交蘇州信息安全法學所共同推出全國首個系統性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培訓課程,以期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要求,增強信息從業者法制觀念,明確法律底線和行為邊界,為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選拔知法、守法的合格技術人才。
此外,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自主研發的“信安未來”平臺正式發布上線。該平臺以“共建安全生態 共享安全未來”為目標,是集信息安全行業資訊、培訓認證、安全產品和服務三大核心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式交流和服務平臺。平臺的“安查查”數據安全合規自查工具免費向全社會開放,未來還將提供資產測繪、互聯網資產搜索、安全意識演練、安全測試等服務。(完)
西安交通大學蘇州研究院副院長王超鋒,黨政辦主任范福娟,科技發展部主任王書蓓、副主任陳洪濤、謝永紅、科技主管何斌華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供稿:西交蘇州信息安全法學所
編輯:科技發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