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納米之微,融乾坤之大——西交大蘇州附中首屆錢學森大成實驗班系列課程
時間:2023-12-17 13:59:20 閱讀量:2522
12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凌霄報告廳,首屆錢學森大成實驗班的學子在西交大蘇州研究院、納米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徐慧的引領下,初探“納米世界”,對這個神秘而至關重要的微觀世界進行初步了解。
?
由表及里,納米科技知多少
我們對這個世界,需“出乎其外,入乎其內”。講座伊始,徐慧老師便由中國“天眼”、西方“韋伯”太空望遠鏡等對外部世界的探索引入,指出我們還需要對微觀世界進行不懈的探索——納米技術,便是我們“入乎其內”的重要研究。之后從納米相關的現象到納米技術的原理,再到納米科技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向大家一一介紹,并指出當下納米科技需要立足和攻克的方向,如半導體、芯片等領域。如此,由表及里,層層推進,讓同學們對納米科技的現在和未來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
深入淺出,師生互動激興趣
壁虎為什么能夠憑借吸盤穩穩地爬在墻壁上?中世紀油畫使用礦物染料為何能做到至今色彩艷麗?越王勾踐劍無比鋒利,至今不生銹跡,其中蘊含了古人什么樣的智慧?徐慧老師從同學們熟悉的常識出發,通過大量生動形象的例子,使用豐富生動且淺顯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為大家深刻講解了納米材料的有關知識。極具親和力的語言也激發起同學們的參與熱情,現場氣氛熱烈,師生互動積極,共同生成了一節精彩的課堂。
?
互通互融,學科綜合展未來
本次課程旨在為同學們打開一扇前往神秘納米世界的窗,讓同學們看到科學前沿一抹亮麗的風景,點燃科學探究的興趣之火。在課堂的尾聲,徐慧老師特別強調,納米科技的效果,是基于納米材料光學性質、熱學性質、磁學、力學性質等方面的變化,想要實現這些變化,需要物理、化學、材料學等各個學科互通互融,交叉共進。因此在通往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希望同學們能夠兼顧各學科,這既是對我校“融創”課程體系的一以貫之,也是錢學森“集大成,得智慧”思想體系的基本要求。
?
?
來自:西交大蘇州附中
編輯:范福娟